朱邦芬院士走进《大学写作》课堂谈“科研诚信”

  • 文/王聪 图/杨天鹏
  • 创建时间: 2019-07-02

朱邦芬院士走进《大学写作》课堂谈科研诚信

626日晚,国科大《大学写作》课邀请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担任授课嘉宾,在玉泉路礼堂为2018级本科生带来了一节生动的科研诚信课。国科大副校长苏刚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

朱邦芬院士的讲座题目为学术之道始于走正道,共分为六个部分:科研诚信的重要性和我国现状、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和案例、学术不当行为和必须遵守的学术规范、学术规范的一些开放性问题、老一辈科学家的典范、结语。


朱邦芬院士在做讲座

朱院士将科研行为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负责任的科研行为、科研不当行为、科研不端行为,并向在学术之路上刚刚起步的一年级同学们辨析了科研不当行为与科研不端行为的区别。对于我国目前学术诚信的现状,朱院士使用了两个史无前例来描述:随着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滑坡,随着评价体系中的一些偏差,我国科研诚信问题波及面之广及其严重程度史无前例;随着国家科技投入大增和互联网的普及,社会各界对于学术诚信问题的关注史无前例,借此向同学们敲响了警钟。

朱院士作为若干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国家基金委监督委员会成员、以及一些学术委员会委员,调查和处理过多起学术不端事件,他深刻地感受到,学术不端事件的发生,除了由于科研人员道德品质缺陷和不良的社会环境外,也存在着由于研究人员不懂学术规范而引起科研不当行为的问题,且这类问题多发于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在报告中,朱院士结合自己了解的事例以及亲身参与调查的学术诚信问题实例,生动且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在申请经费、研究数据处理和保存、论文发表和署名、评审、合作、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有可能发生的科研不当与科研不端行为。

除此之外,朱院士还和同学们分享了老一辈科学家恪守学术规范、淡泊名利的故事。朱院士找出了当年和黄昆先生一同做研究时,黄昆先生细心修改的文稿。他说,黄昆先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帮助学生和同事修改论文,但仍坚持学术署名规范,坚决不在自己认为没有作出足够贡献的论文上署名。

最后,朱院士将学术之道始于走正道学术不端行为具有不可逆效应,从小就要爱护荣誉,勿以恶小而为之科技工作者的学术生命在于其学术荣誉三句话寄语同学们。在苏刚副校长的主持下,朱院士还对同学们的提问做了耐心与详尽的回答。


同学们向朱院士提问

据悉,朱邦芬院士的讲座是国科大2019年春季《大学写作》课集中授课的第二讲。《大学写作》课自2014年开设以来,每年都会邀请2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家、编辑、评论员进行集中授课。近年来,科研不端行为和事例屡屡见诸报端,科研诚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教育。为此,《大学写作》课今年开设了科研诚信专题讲座。

【文/王聪 /杨天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