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讲座”第5期报道:科学精神的起源

  • 何涓
  • 创建时间: 2016-05-11
  • 2406

201656日周五上午,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科学与人文讲座”第5期在国科大中关村校区S106教室成功举行。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教授应邀做了题为“科学精神的起源”的讲座,国科大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孙小淳教授主持了讲座。

         
             

吴教授别出心裁,将常规的ppt弃之不用,风趣而生动地将两个看似毫无联系的主题——“科学”与“人文”结合在一起,娓娓道来。他首先谈到,一般意义上,我们把科学看成一种人类的普适现象。要么把科学与技术混同,看作是生产力;要么把科学看作是智力水平的一种标志。对科学持有这种认识,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受中国传统实用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二是近代中国被迫卷入现代化进程所导致。吴教授进一步指出,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在今天,我们要从一个新的路径——人文的角度去考察科学。科学并不是人类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是一个稀罕现象。

人文,可拆分为“人”和“文”两个部分。用进化论讲人是现在的一种极为偏颇的方式。人和文相辅相成。“文”通“纹”。人文,文而化之,包含了教化、训练、教育等意思。人是一种先天无本质的存在,人本质上不是一个动物。分析完人和动物的区别后,吴教授话锋一转,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他认为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形成了血缘文化和亲情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仁、爱,“礼”是其人文形式。

随后,吴教授讨论了西方文化。迁徙的常态塑造了西方文化,一种生人文化。西方社会经常会遇到一些陌生人,所以需要构建秩序。西方文化是构造契约,组建社会秩序的一种契约文化,与东方的亲情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契约文化重视人们能否达成共识,能否构建一个共同生存的条约。缔约和守约成了西方文化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西方文化强调自由,其人文形式表现为“科学”。

吴教授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之后,把视线聚焦于古希腊科学,追溯科学精神的起源。他指出,希腊科学是非功利性的,为科学而科学。它是一种纯粹的演绎推理的科学。

最后,吴教授强调,科学目标不是生产力,科学不是技术,科学也不是智商或者智力水平的标志,科学是人文的问题。科学精神是自由的精神。科学精神的起源是自由精神的起源。

演讲结束以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彭光华副教授、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在庆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熊卫民教授、国科大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刘晓副教授等进行了提问,吴教授就中国文化对现代文明的意义、如何看待科学革命中的偶然因素、阿拉伯文化为何未能孕育出近代科学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文/籍兆源,图/刘晓】

主讲人简介:

   吴国盛,男,1964年生,湖北广济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科技史、科技哲学和科学传播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技术哲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希腊空间概念》、《追思自然》等。另有通俗著作《吴国盛科学人文系列》四种:《科学的历程》、《现代化之忧思》、《反思科学讲演录》、《科学走向传播》。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