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讲堂报道】M231:人生境界真善美

  • 创建时间: 2014-12-03
  • 1627
 1_副本.jpg
 
2_副本.jpg
 

20141126日晚,中央民族大学赵士林教授做客明德讲堂,为雁栖湖校区的师生们带来了题为“人生境界真善美”的讲座。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王楠老师主持了本场讲座。

赵士林开宗明义地指出,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儒学学不是空头理论,它一直在教我们怎样做人,为我们树立了为人处事的最高榜样。他倡导“以儒做人”,其精髓就在于“仁”。“仁者,爱人”,做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有一颗爱心。怎样做到“爱人”呢?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给出了答案:“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其中,“亲亲”是对亲人的爱,对生命之源的感恩,具体表现就是孝,“百善孝为先”,不孝就没有做其他事情的资格;“仁民”是对“亲亲”的进一步拓展,是对大众的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民”的两个重要原则,即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人以机会;“爱物”则是对天地万物之爱,赋予宇宙人情,而非对象化地认识自然,最终达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非功利的审美境界。

如此看来,成为“仁者”着实不易,在现实中似乎不太可能实现。这是否意味着上述原则对我们而言就失去了意义呢?赵士林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司马迁所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儒家为我们提供的是做人的标杆,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他还谈到,中国人具有乐观主义、重情、重缘的文化性格,有着坚守真善美的永恒信念,正是这种信念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他告诫大家,研究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要剔除糟粕,不能抱残守缺,应该把传统中优秀的、有价值的东西,拿出来和民众共享,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化成现代生活的精神营养。

如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花,而国内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仍十分滞后,本场讲座对国科大学子而言不失为一个走近中国传统文化的良机。【图文/朱雅婷】

主讲人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兼任日本东京大学特邀研究员、美国(波士顿)美中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全国美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美学。主要著作有《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概述》、《李泽厚美学》、《心学与美学》、《心灵学问》、《荀子》、《交叉的视野》、《中国的智慧》、《国学六法》等。

延伸阅读:

明德讲堂创办于20129月,是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为培育研究生人文素养而设置的系列讲座,包括思想、社会、历史、文艺和人生五大系列,每学年举办100场。讲座邀请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做主讲人,从各个侧面透视思想世界、社会万象和冷暖人生,致力于国科大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Baidu
sogou